【健康教育】昏迷的患者也需要康复?——带你了解重症康复
2023-05-03 17:02:08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刘思怡 |          浏览量:34

随着医学行业的迅猛发展,康复医学逐渐被大家熟知,但仍有很多人被“康复”二字所迷惑,康复医学中的“康复”与传统所说的病情好转,完全恢复是两个概念。康复医学其实是从国外的“Rehabilitation Medicine”直译而来,现如今更普遍的含义是侧重于对患者功能障碍的评估和强调功能重建的医学分支。康复也可理解为功能的维持和恢复。理解了这个概念,那对于重症康复也更容易明白,为什么病人都进了ICU,还可以进行康复,是对患者做哪些治疗呢?其实重症康复是对于疾病早期病情不稳定需要卧床的患者,进行的早期功能评估和早期的功能维持和恢复的过程。

重症康复的目的是什么?

事实上,重症康复的内容非常广泛,基本可以概括为是对于卧床的急性期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评估和康复治疗。有效且及时的康复技术的介入,可以帮助重症病房的患者降低病死率,有效提高后续的生活质量。长时间卧床的重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坠积性肺炎、关节僵硬、肌肉质量减少、骨骼肌肌肉萎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另外,对于一些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昏迷或嗜睡的状态也是非常常见的,这对于病情的稳定和身体恢复都非常不利,那康复的介入也是基于这些情况,通过科学的方法、循证的依据维持患者现有的功能,并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功能恢复。

重症康复的主要目标可归为以下两点:

1)减少患者对机械通气的依赖,促进肺内分泌物的排出,预防肺不张,帮助肺复张,从而改善通气与肺顺应性,提高呼吸效率;

2)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精神和认知的最大恢复,尽早转出重症病房。

每位重症患者都需要做康复吗?

其实什么样的患者可以进行重症康复也是有一定标准的,根据澳大利亚关于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的安全标准的专家共识推荐,需要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相对平稳,才有康复的必要和意义,具体包括:

1)心血管系统:收缩压在90-180mmHg、心率40-120次/分、无新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无新发现的不稳定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无可疑的主动脉狭窄;

2)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浓度≤0.6、血氧饱和度≥90%、呼吸频率≤40次/分、呼气末正压≤10cmH2O、没有表现呼吸机人机对抗、没有不安全的气道隐患;

3)没有不稳定的四肢或脊柱骨折、无严重的肝肾基础疾病或进行性加重的肝肾功能损害、体温≤38.5℃、无活动性出血。

满足这些条件,在临床医生的评估判断和护士的监护下,方可进行重症康复。

重症康复的内容包括哪些呢?

早期重症康复的干预方案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体位管理和早期活动、呼吸训练、肌肉再训练。

1、体位管理

体位管理是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技术。对于有呼吸疾病的患者来说,端坐体位有助于改善有效通气并促进撤离机械通气;而俯卧位可用于体位引流,促进痰液排出,减轻肺水肿。对于神经重症患者来说,两小时的翻身,以及良肢位摆放对于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以及后期功能的正常恢复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也是早期活动的重要价值,还包括床上的转移活动、从床上坐起、床边坐、床椅转移、站立等早期活动,都可以在患者身体功能允许时,尽早开展。

2、呼吸训练

呼吸训练则包括帮助塌陷的肺泡复张以纠正低氧血症的肺复张治疗,以及帮助气道分泌物排出的胸部物理治疗。这些技术对于昏迷的患者也可进行,利用本体感觉刺激技术以及复张手法改善胸廓扩张,帮助肺泡复张;对于意识正常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进行,同时增加膈肌的主动收缩训练,增加肺容量,改善通气效率,促进全身的循环,机体恢复。对于有肺炎的患者,则应帮助其学会自我咳痰、排痰,减少被动吸痰的次数。可以采用高频胸壁振动、手法拍背、体位引流以及主动循环呼吸技术(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ACBT)尽早的有效进行。

3、肌肉力量再训练

肌肉力量的再训练包括外周骨骼肌肉的训练以及上文提到的呼吸肌肌力的练习。研究表明,卧床三天便会出现不可忽视的肌肉萎缩,而外周肌肉萎缩不仅对骨骼肌肉系统产生影响,还会加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障碍,同时会导致撤离呼吸机困难并增加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外周肌力再训练是早期重症康复中的重要部分,一旦患者情况允许,即应尽早开始,主要方式便是床旁的主动或辅助下主动活动,以及一些床旁的功率自行车在条件允许时,也可积极使用。

来   源:网络综合

   :刘思怡

   :周海燕
     平    
    

责编:刘思怡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要闻
视频
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